全国服务热线: 0898-08980898

上一张 下一张

联系彩票网

全国服务热线:
National Service
Hotline:

0898-08980898

  • 手机:15200006666
  • 电话:0898-08980898
  • 邮箱:shihuitaiqian.com
  •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

种下小土豆 结出幸福果

发布时间:2024-08-24 01:29:14 点击量:

  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成群结队的种植户顺着生产路将马铃薯逐个收拢摆放好;农田两头,一批又一批参展商驻足在国内外品牌的马铃薯收获机、各种款式的马铃薯产品展示台前参观、咨询、洽谈;紧挨田地的大铁棚内,来自国内外的马铃薯种植专家、企业家正分享经验、交流成果……

  这一幕热火朝天的景象发生在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为何将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薯博会)放在田野之间?为何“田间地头”的一场论坛会吸引德国、荷兰等马铃薯强国的专家、企业家前来交流取经?日前,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访滕州,了解当地如何擦亮“中国马铃薯之乡”这张金字招牌。

  “第一次在田地上参加国际级别的展会和论坛,感觉形式接地气、内容很大气,国内外前沿的种植技术、先进的挖掘设备和知名的产业品牌都有亮相。”“滕州不愧是马铃薯产业集聚地,当地马铃薯作物好不好,出了论坛场馆就可以直接上地里刨一个验证。”“不仅观看到新式马铃薯收获机作业场面,甚至还能登上操控台亲自体验一番,真是收获满满。”在薯博会现场,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参观者,大家纷纷为这场别出心裁的博览会点赞。

  敢于将一场国际盛会放在田间地头,滕州的底气何在?对此,滕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刚这么说,作为“中国马铃薯之乡”,滕州市委、市政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将马铃薯产业作为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引导、聚力扶持、倾心培育,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和富民兴市的重要产业。

  在周刚看来,滕州马铃薯产业有三大优势特征,首先是种植水平全国领先,其次是品牌影响行业领先,最后是交易规模区域领先。据悉,滕州目前在国内首创多膜覆盖拱棚栽培技术,拱棚设施栽培面积达到36万亩,春秋两季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总产量260万吨左右,年产值80亿元左右。截至目前,滕州市马铃薯规模化种植行政村达到264个,种植规模500亩以上专业大户达到200余家,经营规模50亩以上家庭农场达到800余家。2022年,马铃薯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130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18.5亿元,成为有效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金豆豆”。

  优质量、高产量推动滕州马铃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入选中国100大地理标志产品,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山东省首批十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158.5亿元,成为中国菜用马铃薯第一品牌。

  在此背景下,滕州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主体已发展到1300余家,形成每年带动分拣、装卸、运输等临时性用工12万余人次的行业规模,加之中国滕州马铃薯交易中心、中国薯网先后落户滕州,滕州马铃薯“买全国、卖全国”的市场优势逐渐放大。所以,即便不靠“高大上”的国际会展场馆,也同样人气旺盛,甚至因“接地气”而更受关注、更为人知。

  薯博会现场,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到大坞镇党委书记党琪,他认为这次世界马铃薯产业的盛会之所以落地大坞镇,主要在于大坞镇已有近100多年的马铃薯种植历史。“这里的土壤疏松、透气性好,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所产的马铃薯营养丰富、口味酥脆,具有色泽鲜、易烹饪、耐储存等特点。”党琪介绍说,“在大坞镇,大部分的家庭都从事与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工作,客观上推动大坞镇具备了举办大型马铃薯国际会议的能力,也局部体现出滕州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公开资料显示,马铃薯又名土豆,是全国范围内除水稻、小麦、玉米外的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明朝万历年间从南美洲传入,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

  目前,我国有26个省份种植马铃薯,鲜薯年产量达到90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4%,多年稳居第一。2015年开始,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从菜盘到饭碗,物美价廉的马铃薯已被视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方案。

  滕州作为全国马铃薯二季作区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效益最好的县(市),在推动我国薯业高质量发展、让薯业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越走越宽进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十四五”期间,滕州提出坚持“由产品抓产业、用产业抓链条、以链条抓体系”的大农业理念,倾力贯通产销加、融合农文旅、对接科工贸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全力打造“滕州马铃薯”金字招牌。

  对于其中的经验做法,周刚介绍说:“首先是聚焦‘小土豆’长成‘大产业’,坚持主粮战略、放大优势、联动发展,种植面积实现了从‘星星之火’到‘汇聚成炬’;其次是聚焦小突破力促大成效,坚持博采众长、错位竞合、精准发力,发展模式实现了从‘摸石过河’到创新赋能;最后是聚焦小地标擦亮大名片,坚持品牌引领、双向发力、深度融合,竞争实力实现了从鲁南领先到全国典范。”

  马铃薯是滕州的优势特色产业,但如果发展模式一成不变,在山东省内外其他地区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下,同样难保产业领先地位。所以,创新发展模式、拓展延伸产业链,是今年以来滕州擦亮马铃薯品牌,打造马铃薯产业“升级版”的主要方式。

  值得称道的是,滕州正积极推动良种研发,与国内多家知名马铃薯种薯企业长期合作,并成立市马铃薯品牌培育产业发展研究所,马铃薯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3.7%,脱毒良种普及率达到100%。此外,滕州还大力发展会展经济,除了中国薯博会外,还有中国(滕州)马铃薯科技文化节等会展品牌,这些会展项目均推动滕州发展成为国际马铃薯产业集聚中心。

  除了市一级全方位部署外,滕州各乡镇也积极融入其中,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在东郭镇其祥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的土豆田上,合作社负责人郭其祥介绍,每年春耕春种,种植户们都常态化利用农业机械开展播种作业。“如果这个季节你们来到东郭镇,就能看到一台台马铃薯复合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开沟、播种、覆土、覆膜、施肥,景象非常壮观。”他说,“依靠机械化设备播种,5分钟就可以播种完毕一垄土豆。”

  在大坞镇,为了打响马铃薯产业品牌,当地种植户多年前就开启了夜间手工收割马铃薯的模式,一位种植户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马铃薯夜间纯手工收割,可以确保其口感更加香甜脆口。

  “其他地区种植户工作时,我们这儿的种植户学习各种新技术、搞产业加工、商量集体合作等事宜;其他地区种植户休息时,我们这儿的种植户开始下地采摘马铃薯。”大坞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傅焕青说,这客观体现了大坞马铃薯种植户能吃苦、敢拼搏的事业奋斗心。

  大坞镇诸多马铃薯产业从业者中,刘恒涛是最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企业家。耕耘马铃薯产业20年间,刘恒涛率先建立马铃薯恒温库、脱水蔬菜车间和包装车间,推动滕州马铃薯走出国门,带动周边40个村庄5000余种植户致富增收。

  有了种植户、加工企业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坞镇政府近两年革新思路,多措并举探索发展新路径,为企业“搭桥建路”。

  “农超对接”可谓大坞镇撬动马铃薯蝶变的新模式。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在镇政府协调下,大坞一批企业与盒马鲜生、深圳乐天天、广州蕃薯藤等20余个高端平台签订合作协议。依托“农超对接”创新模式,大坞镇的马铃薯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发展体系,从田间地头直接供货给商超等平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长沙、成都、西安、青岛等地,使薯农、商家和企业均受益。累计带动2.5万多名群众就近就业,走出了“订单生产+以销带产+良性循环”的现代马铃薯产业发展新路径。其中,恒裕食品、粤通农业等当地龙头企业,2022年一年马铃薯销售就实现了21.5亿元,带动与之配套的产业链集体走强。

  ■中国城市报记者王楠《 中国城市报 》( 2023年10月30日 第12 版)

  一望无际的农田里,成群结队的种植户顺着生产路将马铃薯逐个收拢摆放好;农田两头,一批又一批参展商驻足在国内外品牌的马铃薯收获机、各种款式的马铃薯产品展示台前参观、咨询、洽谈;紧挨田地的大铁棚内,来自国内外的马铃薯种植专家、企业家正分享经验、交流成果……

  这一幕热火朝天的景象发生在山东省滕州市大坞镇。为何将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薯博会)放在田野之间?为何“田间地头”的一场论坛会吸引德国、荷兰等马铃薯强国的专家、企业家前来交流取经?日前,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访滕州,了解当地如何擦亮“中国马铃薯之乡”这张金字招牌。

  “第一次在田地上参加国际级别的展会和论坛,感觉形式接地气、内容很大气,国内外前沿的种植技术、先进的挖掘设备和知名的产业品牌都有亮相。”“滕州不愧是马铃薯产业集聚地,当地马铃薯作物好不好,出了论坛场馆就可以直接上地里刨一个验证。”“不仅观看到新式马铃薯收获机作业场面,甚至还能登上操控台亲自体验一番,真是收获满满。”在薯博会现场,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了几位参观者,大家纷纷为这场别出心裁的博览会点赞。

  敢于将一场国际盛会放在田间地头,滕州的底气何在?对此,滕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刚这么说,作为“中国马铃薯之乡”,滕州市委、市政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就将马铃薯产业作为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现代产业体系,加强引导、聚力扶持、倾心培育,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和富民兴市的重要产业。

  在周刚看来,滕州马铃薯产业有三大优势特征,首先是种植水平全国领先,其次是品牌影响行业领先,最后是交易规模区域领先。据悉,滕州目前在国内首创多膜覆盖拱棚栽培技术,拱棚设施栽培面积达到36万亩,春秋两季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总产量260万吨左右,年产值80亿元左右。截至目前,滕州市马铃薯规模化种植行政村达到264个,种植规模500亩以上专业大户达到200余家,经营规模50亩以上家庭农场达到800余家。2022年,马铃薯产业带动村集体增收130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18.5亿元,成为有效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金豆豆”。

  优质量、高产量推动滕州马铃薯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入选中国100大地理标志产品,被评为“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百强”“山东省首批十大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品牌价值158.5亿元,成为中国菜用马铃薯第一品牌。

  在此背景下,滕州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主体已发展到1300余家,形成每年带动分拣、装卸、运输等临时性用工12万余人次的行业规模,加之中国滕州马铃薯交易中心、中国薯网先后落户滕州,滕州马铃薯“买全国、卖全国”的市场优势逐渐放大。所以,即便不靠“高大上”的国际会展场馆,也同样人气旺盛,甚至因“接地气”而更受关注、更为人知。

  薯博会现场,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到大坞镇党委书记党琪,他认为这次世界马铃薯产业的盛会之所以落地大坞镇,主要在于大坞镇已有近100多年的马铃薯种植历史。“这里的土壤疏松、透气性好,非常适宜马铃薯生长,所产的马铃薯营养丰富、口味酥脆,具有色泽鲜、易烹饪、耐储存等特点。”党琪介绍说,“在大坞镇,大部分的家庭都从事与马铃薯生产、加工、销售等相关工作,客观上推动大坞镇具备了举办大型马铃薯国际会议的能力,也局部体现出滕州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下带来的巨大影响力。”

  公开资料显示,马铃薯又名土豆,是全国范围内除水稻、小麦、玉米外的第四大重要粮食作物,明朝万历年间从南美洲传入,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种植历史。

  目前,我国有26个省份种植马铃薯,鲜薯年产量达到90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4%,多年稳居第一。2015年开始,我国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从菜盘到饭碗,物美价廉的马铃薯已被视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方案。

  滕州作为全国马铃薯二季作区种植面积最大、单产最高、效益最好的县(市),在推动我国薯业高质量发展、让薯业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越走越宽进程中,承担着重要使命。

  “十四五”期间,滕州提出坚持“由产品抓产业、用产业抓链条、以链条抓体系”的大农业理念,倾力贯通产销加、融合农文旅、对接科工贸的马铃薯全产业链,全力打造“滕州马铃薯”金字招牌。

  对于其中的经验做法,周刚介绍说:“首先是聚焦‘小土豆’长成‘大产业’,坚持主粮战略、放大优势、联动发展,种植面积实现了从‘星星之火’到‘汇聚成炬’;其次是聚焦小突破力促大成效,坚持博采众长、错位竞合、精准发力,发展模式实现了从‘摸石过河’到创新赋能;最后是聚焦小地标擦亮大名片,坚持品牌引领、双向发力、深度融合,竞争实力实现了从鲁南领先到全国典范。”

  马铃薯是滕州的优势特色产业,但如果发展模式一成不变,在山东省内外其他地区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下,同样难保产业领先地位。所以,创新发展模式、拓展延伸产业链,是今年以来滕州擦亮马铃薯品牌,打造马铃薯产业“升级版”的主要方式。

  值得称道的是,滕州正积极推动良种研发,与国内多家知名马铃薯种薯企业长期合作,并成立市马铃薯品牌培育产业发展研究所,马铃薯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3.7%,脱毒良种普及率达到100%。此外,滕州还大力发展会展经济,除了中国薯博会外,还有中国(滕州)马铃薯科技文化节等会展品牌,这些会展项目均推动滕州发展成为国际马铃薯产业集聚中心。

  除了市一级全方位部署外,滕州各乡镇也积极融入其中,加快推进马铃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在东郭镇其祥马铃薯种植合作社的土豆田上,合作社负责人郭其祥介绍,每年春耕春种,种植户们都常态化利用农业机械开展播种作业。“如果这个季节你们来到东郭镇,就能看到一台台马铃薯复合播种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开沟、播种、覆土、覆膜、施肥,景象非常壮观。”他说,“依靠机械化设备播种,5分钟就可以播种完毕一垄土豆。”

  在大坞镇,为了打响马铃薯产业品牌,当地种植户多年前就开启了夜间手工收割马铃薯的模式,一位种植户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马铃薯夜间纯手工收割,可以确保其口感更加香甜脆口。

  “其他地区种植户工作时,我们这儿的种植户学习各种新技术、搞产业加工、商量集体合作等事宜;其他地区种植户休息时,我们这儿的种植户开始下地采摘马铃薯。”大坞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傅焕青说,这客观体现了大坞马铃薯种植户能吃苦、敢拼搏的事业奋斗心。

  大坞镇诸多马铃薯产业从业者中,刘恒涛是最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企业家。耕耘马铃薯产业20年间,刘恒涛率先建立马铃薯恒温库、脱水蔬菜车间和包装车间,推动滕州马铃薯走出国门,带动周边40个村庄5000余种植户致富增收。

  有了种植户、加工企业积极进取的精神,大坞镇政府近两年革新思路,多措并举探索发展新路径,为企业“搭桥建路”。

  “农超对接”可谓大坞镇撬动马铃薯蝶变的新模式。中国城市报记者了解到,在镇政府协调下,大坞一批企业与盒马鲜生、深圳乐天天、广州蕃薯藤等20余个高端平台签订合作协议。依托“农超对接”创新模式,大坞镇的马铃薯产业形成良性循环发展体系,从田间地头直接供货给商超等平台,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产品销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长沙、成都、西安、青岛等地,使薯农、商家和企业均受益。累计带动2.5万多名群众就近就业,走出了“订单生产+以销带产+良性循环”的现代马铃薯产业发展新路径。其中,恒裕食品、粤通农业等当地龙头企业,2022年一年马铃薯销售就实现了21.5亿元,带动与之配套的产业链集体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