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0898-08980898

上一张 下一张

联系彩票网

全国服务热线:
National Service
Hotline:

0898-08980898

  • 手机:15200006666
  • 电话:0898-08980898
  • 邮箱:shihuitaiqian.com
  •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

科技因子“加持” 特而优“制胜”

发布时间:2024-08-06 12:51:35 点击量:

  “新技术应用少,种植品类大而杂,没有主打产品,很难被消费者记住……”北京银黄绿色农业生态园16年前初建的那段“艰苦岁月”,总经理秦爱腾至今仍历历在目。

  如今,银黄绿色农业生态园有70座日光温室、1.2万平方米连栋智能温室,采用先进生产技术栽培的蔬菜和种苗大受市场欢迎。

  银黄绿色农业生态园的变化既是昌平区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的缩影,也为北京高端蔬菜产区的高质量建设积累了实践经验。

  2022年底,《昌平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明确指出要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发展原味番茄、口感黄瓜、精细叶菜等新优品种,示范功能蔬菜、阳台盆栽蔬菜、工厂化芽苗蔬菜等新型栽培模式,培育‘小汤山’蔬菜品牌”。自此,“小而精”“特而优”成为提升北京高端蔬菜产区竞争力的“制胜法宝”。

  成立于2008年的银黄绿色农业生态园,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园区。在北京的郊区建农业生态园,地租高、人工贵,消费者的口味还日渐“挑剔”,如何可持续发展?秦爱腾一度伤透了脑筋。

  转机出现在2018年。这一年,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始示范推广口感型的“京采”系列番茄,与传统的番茄品种相比,这些中小型番茄个头中等、口感更好,适合当水果吃。秦爱腾被这些小番茄深深吸引,决定要种植两三个品种试一试。

  “等到番茄成熟后,有客户来询价,听说每斤要10块钱,一开始犹豫不决,来尝了之后,当即决定购买。我觉得他们就是看中了新品种、新口感,总之就是‘新鲜’!”秦爱腾兴奋地告诉记者。

  从此,秦爱腾找到了园区的发展方向,即主打鲜食性蔬菜,发展鲜食番茄、水果黄瓜、水果彩椒等品种。“真是一点儿也不愁销路!”据秦爱腾介绍,园区从试种国产番茄新品种做起,仅口感型番茄就陆陆续续种过50多个品种。2021年,银黄绿色农业生态园成为了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昌平区综合试验站的依托基地,集成各项栽培技术,蔬菜品质进一步提升,特色也更加突出。

  杨勃是昌平区兴寿镇北京绿色阳台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在她看来,除了考虑产量和抗病性等问题外,迎合市场需求也同等重要。“我们的种植基地以供应少见的国外新奇蔬菜品种,及成熟稳定的蔬菜品种为主。”据杨勃介绍,基地全年光是菜花就种植了7个品种,番茄还有17个品种,不管是颜色还是果形,都给消费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统计显示,2023年,昌平区蔬菜播种面积达2.43万亩,产量达5.3万吨,总产值约2.76亿元,其中设施蔬菜种植叶菜类、瓜类、根茎类、茄果类、葱蒜类等蔬菜品种达50余种。

  “不论这些园区如何定位,怎么选择品种,品质和口感还是最主要的‘风向标’。”北京市设施蔬菜创新团队育种与种苗岗位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研究员王长林说。

  蔬菜品种虽好,但若没有过硬的技术“保驾护航”,也很难走向大众的餐桌。就拿浇水、施肥来说,想要提升蔬菜品质,每个时期用什么肥、怎么用,浇水的水量和频次如何掌握,都有一定的“技术门槛”。

  “有一段时间,我们为了让口感型番茄品质吃起来更甜,对控水时间及肥料浓度进行了试验,发现使用高浓度肥料创造高盐环境,虽然能提高口感,但造成脐腐病。后来通过技术完善,配套详细的水肥供应方案,最终做到了保障品质提升的同时又能达到产量的要求。”昌平区农业技术推广站高级农艺师祝宁说。

  祝宁介绍,2023年,通过集成推广应用优良品种选择、多层膜覆盖技术、水肥一体化等多项技术,银黄绿色农业生态园春茬日光温室高品质番茄亩产4100公斤,比上一年提高14.2%。

  “有了技术的‘加持’,新品种的市场反响和收益都很好。口感型‘京采8号’番茄平均销售价格在每斤10元,平均产量为每亩6000斤,平均效益为每亩6万元,大大调动了种植户的积极性。”祝宁说。

  “一个品种从育成到示范推广再到市场,最少需要十年时间。”王长林说,但随着逐步摸清种质资源、提升育种技术,以及育种、植保、土肥、销售等各环节的紧密结合,这一时间将会被大大缩短,“最少可以减半!”王长林信心满满。

  《昌平区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推动智慧农业发展,开展日光温室数字菜田、“昌平草莓”智慧园区、“昌平苹果”智慧果园、智慧农场(粮经、蔬菜)智能生产等应用场景建设。到2025年,发展数字菜田1万亩,打造“昌平草莓”智慧园区、“昌平苹果”智慧果园、智慧农场(粮经、蔬菜)。

  在银黄绿色农业生态园的种植基地内,记者看到,由于温室上方的遮阳网被早早放下,加之棚内通风效果好,棚里的农作物显得十分“精神”。

  园区信息化工作人员苑华告诉记者,这样的便利正是得益于数字菜田——遮阳网、补光灯、浇水施肥等硬件设施都可以在手机上远程操作,干活的农民省心又省力,操作难度也不大。

  据苑华介绍,在银黄农业生态园内的7栋大棚内,共有14个传感器正在“工作”,这些传感器负责采集棚室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等数据,然后通过芯片传到后台,供生产者查看。传感器还有巡视功能,每隔20至30分钟会自动拍一次照片。“抓拍之后,传感器将把照片与系统里的图片进行对比,如发现病虫害或是坏果等情况,就立刻发出预警,方便我们及时查看处理。”苑华说。

  昌平区综合试验站站长齐长红认为,数字化、信息化的运用让生产、监管、技术各方都获益不小。前方收集来的生产数据不仅方便了生产者,同时也上传到了市、区两级农业部门。在此基础上,技术推广专家就可以为农户提出专业的技术解决方案。

  对蔬菜种植户的田间数据进行采集,可远端实时查看环境条件数据,指导田间管理,提升蔬菜产业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精准化水平。“现在昌平区整体蔬菜的种植情况和产量都已收录在系统当中。”齐长红说,“目前,平台还在陆续完善,未来还将开发可追溯平台。”(李锐 杨梦帆)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区16号楼 邮编:100070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互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