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彩票网
- 全国服务热线:
National Service
Hotline:
0898-08980898
- 手机:15200006666
- 电话:0898-08980898
- 邮箱:shihuitaiqian.com
- 地址:广东省清远市
第二系列
山区小土豆“坐”上专属“座驾”——重庆着力提升马铃薯机械化水平
当下,春马铃薯正值收获期。近日,在重庆市现代农业高科技园区,市薯类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市农科院农机所高级工程师李平向记者示范操作一台新研制的马铃薯收获机。
只见一台小型拖拉机尾部挂着一个红“箱子”,随着拖拉机开动,“箱子”里的履带将泥土和土豆带起,通过震动,土豆就“破泥”而出。仔细观察,土豆几乎个个完好无损。
“最近,我们还要将这台机器拿到巫溪、开州、奉节等地,进行试验示范。”李平说,市农科院农机所已成功为重庆山区马铃薯“量身定做”出了播种、收获的中小型农机,为提升重庆马铃薯机械化率助力。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主粮作物,重庆种植面积在500万亩左右,主要集中在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因为适用农机少,重庆马铃薯机播、机收比例分别仅为1.4%、1.7%,机械化率低已成为制约重庆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日前,在巫溪县举行的马铃薯绿色高效轻简化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现场观摩会上,当地种植户曾展示过一台马铃薯小型收获机。
这是一台简易小农机,类似一台手扶式拖拉机。操作过程中,受农机本身重量及动力原因,作业的种植户显然十分吃力。为了控制方向,他累得气喘吁吁。
“重庆大部分地区是黏重土壤,这样的机器用不了,挖出来的土豆都裹在泥巴里。”李平说,重庆对马铃薯机械化生产的探索开始于2017年前后,当时马铃薯已经开始主粮化。“一开始,我们没想自己搞研发,北方马铃薯机械化有现成的机器,我们计划引进、推广。”
当时,青岛有一家农机厂商专门为山区研发了中小型马铃薯播种机、收获机,一些马铃薯种植大户也有购买、使用。李平和同事就顺便了解了机器的使用情况。
然而这些机器的使用情况并不乐观。就播种机而言,大家反映漏播率高,普遍超过10%,亩产要减少400斤左右。若要补种,一天就要增加160元的人工成本,折算下来每亩要多支出30多元。收获机方面,主要是不适合重庆黏重土壤,马铃薯与泥土无法分离,达不到机收效果。
经过观察,李平发现,播种机漏播的一个原因在于,与农机配套抓取种薯的“小勺”跟种薯大小不吻合。
由于种薯要切割后才播种,而重庆各地农户切种薯的大小不一致,比如,巫溪的种薯大,“勺子”装不下,永川的种薯小,一“勺子”能装两三个。李平说,他们就尽量把“勺子”改大,起码保证能抓到种薯,不至于漏播。
但经过验证,漏播仍然存在。这时,李平突然想起了包装厂普遍采用的红外线检测技术,“很简单,就是生产线两边分别放置红外线发射器和接收器,发射红外线信号后,如果有物品经过产生阻挡,接收器收不到信号,说明物品没漏,便进入包装流程。反之就停止包装,防止空盒产生。”
李平很快把这套技术用在了马铃薯播种机上,同时,在“勺子”上方加装了补薯设备。一旦下方的红外线接收器检测到漏薯,上方就及时补充种薯。
“为了更保险,我还在补薯设备上装了警报,如果检测到补薯环节产生了两次漏播,机器就会报警。”李平说。
去年,这台机器终于成型,并在巫溪进行试验示范。经检测,种薯漏播率不足5%,较传统马铃薯播种机降低了7个百分点左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近两年,随着播种机不断“进化”,李平也开始同步开展马铃薯收获机的改良,重点要攻克的就是农机对黏重土壤的适应性。
怎么才能让农机挖出马铃薯的同时将泥土抖落?李平第一步选择将履带加长,好让土豆能在上面多抖动一会,试图通过增加抖动时间达到目的。可惜,效果并不好,黏重土壤依旧抖不掉。
然后,他尝试着增加抖动的力度。“原来机器仅是上下抖动,我就增加了左右抖动,让土豆能在履带上全方位地翻滚。”李平说,但通过试验发现,这样的力度似乎又过猛了,“泥巴是抖落了,但土豆皮也烂了,土豆卖不出去,这样肯定也不行。”
轻了不脱泥、重了伤表皮,这个度到底该怎么拿捏?“只有靠笨办法,反复调试振动频率。”李平说,在随后的时间里,他们选取了10种不同程度的黏重土壤,一一调整相应振动频率,看哪种频率最好。
经过两三年时间,试验终于在去年初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在10种土壤条件下,土薯分离率均在95%以上。
“如今,马铃薯播种和收获的机器都有了,我们计划小批量生产,逐步进行推广,再在实际生产中不断优化改进,通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助力山区小土豆做成大产业,确保粮食安全。”李平透露,下一步他还计划研发马铃薯微型播种、收获机械,让更多小农户也能用上“定制”农机。